返回首页

“捶丸”,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的球类游戏。按照“唐宋元明清”的朝代顺序,元代的捶丸,与唐代、宋代颇有渊源。捶丸兴盛于“宋、金、
 元”三代,据记载:玩捶丸的人,上至皇帝大臣,下至三教九流,皆乐此不疲。


唐代

据记载,捶丸与唐代的球类活动有密切关系。
唐代的“马球”比赛,因为骑马奔驰,比较激烈,不适合女子参与,便发明了“步打球”:跑步挥杆击球,比谁打最远。
玩法:玩时要分队,用杖击球,以球进入对方球门为胜。步打球的主要人物是一些后宫佳人。
《宫词》第十三首中的“寒食宫人步打球”就是指:唐朝的步打球。

 

步打球又称步打、步击,“除了不骑马之外,跟马球运动大体相似。”收入《全唐诗》卷八百四的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所写的《打毬作》即写的是步打的“毬”:“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拦处任钩留。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毕竟入门应始了,愿君争取最前筹。”这写的是男子步打,唐朝宫廷中男女步打都盛行。据《北梦琐言》记载,唐僖宗本人即“精于步打”。步打球直到清末,还在民间流传。

宋代

步打球至宋代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球类运动。
玩法:以杖击球,以球入穴为胜。由唐代的“以球进入对方球门为胜”变为“以球入穴为胜”。宋代时,步打球已经成为一种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大型游戏活动。据《宋史•礼志》记载,每年三月,宋太宗都要亲自主持仪式,组织朝廷和艺人们参加步打球游戏。
《宋人画册》一幅儿童捶丸图,形象生动,是当时捶丸盛行的有力佐证。

 

《蕉荫击球图》
宋代的一幅儿童击球图,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中。描绘了南宋贵族庭院里的婴戏小景,图上签题为苏汉臣所作,然古人中有见戏必题曰苏汉臣作,正像见牛必戴嵩、见马必题韩干之类,故今改作无名氏。图绘种植芭蕉的庭院内,一女携三童玩游戏。两男童持棒相对击球,女子和女童立桌后观看,神情贯注。人物的动态和表情都很生动,服饰亦华丽。图中四人的目光同时落于童子所欲击打的小小球体上。形象生动,是宋朝民间捶丸的有力佐证。

金元

步打球在金元时期开始称为“捶丸”。
《丸经》:“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
《庆赏端阳》中曾有道白:“你敢和我捶丸射柳比试武艺么?
“元代捶丸壁画”现存于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是反映当时捶丸运动情形,最形象、最完整的证据。
宋徽宗和金章宗。两人平日“深求古人之宣制,而益致其精也”,就是说两个皇帝常常以古人为师研习球法,努力使自己的球技精益求精。皇帝的球杆则用纯金打造边饰,并在顶部装饰玉器,所谓“碾玉缀顶,饰金缘也”,其豪华和名贵,是现代任何一套极品球具都无法比拟。

 

元代捶丸图壁画
元代捶丸壁画现存于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是反映当时捶丸运动情形,最形象、最完整的证据。壁图中,于云气和树石之间的平地上,二男子着朱色长袍,右手各握一短柄球杖。左一人正面俯身作击球姿势,右一人侧蹲注视前方地上的球穴,稍远处有二侍从各持一棒,棒端为圆球体,居中者伸手向左侧击球人指点球穴位置。它是元代民间捶丸活动的真实反映。
《丸经》
《丸经》是元代最早论述捶丸活动的专著,惜其作者不可考。全书目录共三十二章,追述了捶丸发展的历史,讲解了进行捶丸的场地、器具、竞赛规则,以及各种不同的击法和战术,还特别强调了体育运动的道德,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从捶丸比赛规则到挥杆要领,从球棒的制造到场地如何保养,专业与精致的程度丝毫也不亚于现代的高尔夫球运动。

高尔夫球设发球座,作为每一洞的发球点,捶丸也划定击球点为「基」,捶球时分头棒、二棒、三棒,头棒需先安基再击球,每棒要以“上一个落球处”为新的起点。 除了名称不同,捶丸的整套球戏模式,几乎是高尔夫运动的翻版。

明代

主要在都市中流行,且其娱乐性更为显著。
明万历年间,周履靖重新刻制《丸经》,附跋中说到“予壮游都邑间,好事者多好捶丸”。 随着朱明王朝的覆灭,捶丸才和足球、马球一样,在清皇朝禁止人民练武的情况下逐渐中断,随之淹没、失传。
《明宣宗行乐图》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描绘了明宣宗乐于捶丸的场景。
《捶丸仕女图》明朝画家杜堇所绘。这两副作品,都说明捶丸作为一种高雅的体育娱乐活动,盛行于皇族及士大夫之间。


《明宣宗行乐图》局部
明宣宗──画中挥杆人,以皇帝之尊打球,排场足以让今天的运动明星咋舌。 宣宗的球杆,一根根分门别类放在特制的球台上,一旁还有两人看守,多位可能具有太监身份的「杆弟」,一人捧着一根推杆,小心翼翼的等候主子换杆。宣宗的私人球场上,草皮剪裁的平服妥贴,四大片草皮上共有十个球洞,正如今天高球场在每个球洞插有旗杆,图中每个球洞也各插有不同颜色的彩棋作为提示。类似明宣宗捶丸的中国古画还有多幅,画中挥杆人有孩童、有仕女,显然当时人们不分男女贵贱都爱捶丸。
《捶丸仕女图》
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古代仕女“打高球”的场景:松荫下,荷塘边,小姐轻移莲步、优雅推杆,旁边两位丫环充当球童。显示了仕女们养尊处优的生活状态,茶余饭后,略作运动,捶丸这种优雅尊贵的活动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自2004年初以来,故宫博物院和中国高尔夫球协会联合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体育博物馆等有关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中国捶丸研究课题小组,依据元朝专著《丸经》和明朝绘画《明宣宗行乐图》、《捶丸仕女图》等大量文献资料,对捶丸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挖掘整理出了整套“捶丸”复原艺术品。

 

“捶丸”复原珍藏品及其微缩精藏品
“捶丸”复原珍藏品及其微缩精藏品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创作,由故宫博物院监制,面向海内外各绝版发行99套和2008套。 捶丸复原珍藏品由球杆、球体、箱体、鹿山支架4部分组成。
具体描述可参考:http://sports.sina.com.cn/golf/2006-05-31/10002247116.shtml

 

体育邮票
1986年12月我国发行了一套4枚中国古代体育邮票,分别是弓箭、围棋、蹴鞠和捶丸。四种图都是照汉画像石设计的,说明捶丸运动早在汉代就已形成。
具体描述可参考: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zggdty/2008-07/14/content_16004846.htm

 

前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
北京申奥期间,萨马兰奇在《五千年中国体育历史展》中看到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内有幅元代壁画《捶丸图》时大吃一惊地说:“原来中国人在元代就开始打高尔夫了!”
具体描述可参考:http://news.sports.cn/others/others/2006-04-27/845426.html

 

中国高尔夫球会展示捶丸物品
2006年4月26日,被称为“现代高尔夫的源头鼻祖”的中国捶丸复原艺术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观摩座谈会,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张小宁、副秘书长李勇、故宫博物院代表陈建、中国体育博物馆研究员崔乐泉博士等嘉宾出席了座谈会。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弘扬人文奥运的精神,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体育文化,早在2004年初,故宫博物院和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就牵头成立了中国捶丸研究课题小组 ,对古老的捶丸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具体描述可参考:
新浪体育:http://sports.sina.com.cn/golf/2006-04-26/17102182684.shtml
展出品组图:http://golf.sina.com.cn/golf_channel/photo/28266/index.shtml